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 | 一个彝家三代人的教育接力

川教之声 2021-06-2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育导报1988 Author 新春走基层的


51岁的吉河岗杆是村里第一个中学生。从他往后,家中子弟个个发奋读书,至今已延续三代,在当地传为美谈。

一把晒干的荞麦秆、一把杂木柴,只需一粒火星,吉河家的火塘里便噼里啪啦燃起火苗。


火塘是彝族人重要的生活场所,煮饭、烧水、饮食、议事、闲话家常都在这里,在风雪交加的冬季,彝家人更是“围火而居”。51岁的吉河岗杆总爱在火塘边给5个孩子讲年轻时求学的故事。

 

这个外表粗砺的彝族大叔,是村里第一个中学生。从他往后,家中子弟个个发奋读书,至今已延续三代。

 

村里人都说吉河家“遗传好”,有“念书的基因”。但在吉河岗杆眼中,所谓“基因”,就是长辈对教育的重视、家人的支持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相互影响


“翻开的书本,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

吉河岗杆一家围坐火塘


腊月间的一场大雪,让凉山州雷波县马湖乡唐家山村变成皑皑雪乡。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吉河岗杆把母亲的床抬到了火塘边,96岁的母亲钎散觉儿在他怀里,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这个从旧社会走来的彝族妇女,不会汉语,大字不识一个,却是一家人“读书基因”的“源头”

 

1949年以前,凉山彝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时代,彝族人也没有读书上学的观念。建国以后,各类识字班、扫盲班在彝区遍地开花,乡镇一级都建起了小学和初中。

 

吉河岗杆的家乡在雷波县与昭觉县交界的克觉乡莫红片区,那是一个1000多米悬崖上的村庄。每年,都会从悬崖上摔死几个人,除非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村民们一般不愿下山。但孩童时代的吉河岗杆却在学校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天天顺着藤索爬下悬崖到乡上读书

 

吉河岗杆的父亲在他8岁时便去世了,全家的生活便扛在母亲一个人肩上。吉河岗杆还记得,当他告诉母亲要读书,“她没有说话,转身捡出一筐黄亮亮的玉米,用背篓装好,‘捆’在我身上,让我背到学校去吃。”

 

在吉河岗杆的回忆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母亲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而每当他从学校回家,母亲总是格外高兴。一家人坐在火塘边,听吉河岗杆朗读课文,母亲便有了难得的笑容,用彝语说:“翻开的书本,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哟!”鹰是彝族的图腾,他们崇拜鹰能展翅翱翔于蓝天。

 

在母亲的支持下,吉河岗杆顺利读完了初中,成绩排名全乡第一。“虽然是第一,可数学只有43分,语文只有41分,还是上不了县城的高中!”每每说到这个“梗”,火塘边总是充满孩子们愉快的笑声。

 

我十七、八岁那阵,每天晚上做梦都在读书。吉河岗杆的心里仍存遗憾,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女身上。2002年,他们家和全村700多户村民一起被整体“生态移民”到金沙江沿岸唐家山村。孩子们读书再也不用像他一样攀爬藤索了。2016年,他的二女儿吉河石加以马湖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雷波县民族中学。


“子子孙孙读下去,总找得到一条出路”



2018年1月,吉摸吕批赶在雷波县学校放假前带着3个孩子从浙江返回唐家山村,他家冷清了许久的火塘,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似乎对祖辈们的生活方式不太习惯,有些拘手拘脚,大女儿吉摸阿薇把从浙江带回来的奖状和荣誉证书满满贴了一墙。

 

吉摸吕批家满墙的奖状


10年前,吉摸吕批和妻子曲比夫几到浙江台州打工,因为担心父母离开后,儿女们会“偏离读书的道路”,他们索性带着儿女到浙江上学。今年,受当地政策影响,3个孩子必须回到原籍读书,夫妻俩提前回乡就是为了给孩子们联系学校。

 

吉摸与吉河一样,是彝族的家支。吉摸吕批和吉河岗杆出自一个家支,是堂兄弟关系。“念书的基因”在吉摸吕批身上继续传承。

 

1992年,吉摸吕批在克觉乡中学读初一,成绩是全校第一。他的大哥吉摸克日读初三,成绩也是第一,准备报考中师。但家中的经济条件不够供两个娃同时读书。

 

吉摸家的火塘边,举行了一次决定两个孩子命运的抓阄,结果是哥哥抓到了上学的机会。吉摸吕批嚎啕大哭,父亲安慰他:“如果你哥哥考不上中师,你就继续读!”

 

后来,哥哥吉摸克日顺利考上了中师,毕业后回到克觉中学当上了教师,吉摸吕批只好满怀遗憾外出务工。和吉河岗杆一样,他也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们身上。“子子孙孙读下去,总找得到一条出路!”

 

带着孩子外出务工的生活并不好过。吉摸吕批在工厂里当车工,最开始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妻子曲比夫几在出租屋带孩子,5个人住一间屋,挤一张床。

 

想起那些日子,曲比夫几总是仍不住抹眼泪。那时,最大的孩子只有5岁,最小的才1岁,一个月只吃一顿肉,孩子饿得哭,也只有背在背上晃一晃、哄一哄。孩子们上幼儿园了,每学期都欠学费,曲比夫几便到幼儿园做工偿还。

 

吉摸吕批的3个孩子在当地学校都格外优秀,大女儿吉摸阿薇还在班里担任班长,成绩年年都是全校第一。读书的“接力棒”,被稳稳传递。

吉摸吕批带着家人回家与父母团聚,一家三代均重视教育。


“不管哪个民族,都需要科学和文化”

不久前,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吉摸阿薇被安排到相邻的黄琅镇中学就读。吉摸吕批还不放心,骑着摩托车到学校“考察”。正好赶上学校假期维修施工,他扒在大门上不停往校园里张望,嘴里不停嘀咕:“这学校比浙江的还大咧!”

 

侄女儿吉河石加的讲述让他稍稍安心:现在雷波县的学校和成都不少学校都结成了“对子”,成都学生上的课,通过网络直播,雷波学生可以同步学习。

 

村上看到的变化让他更加欣慰。2015年,唐家山村建起了“一村一幼”幼教点,在家门口就能读免费幼儿园,调动起了全村人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现在唐家山幼教点的幼儿从最初的十几个增加到70多个。吉摸吕批深深感慨:“现在,孩子们上学再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艰辛了!”

 

吉摸吕批最小的弟弟吉摸吕且2014年从凉山州彝文学校师范专业毕业后,成功应聘上了村幼教点的辅导员。最近,又因为有知识、有文化,被遴选为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管理后备人才,到各地学习培训,未来将成为带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的“红旗手”。吉摸吕且的经历,既让村里人感到羡慕,又让大家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哪个民族,都需要科学和文化。”

 

这个春节,吉河、吉摸家的人格外得齐,家里的火塘边也格外热闹。大家一边往火堆里添柴,一边谈论着儿女们的学习,谈论着来年工作的规划,越说越有劲头。


火塘里的火越烧越旺,辉映着每个人灿烂的笑脸。


教育导报记者鲁磊(右一)采访吉河岗杆一家。

新闻现场

“我给爸爸弹口弦”


2月7日,51岁的吉河岗杆赶在年前回到老家凉山州雷波县马湖乡唐家山村,一家人谈天说地,彝家火塘里又燃起欢快的火苗。

 

“你期末成绩怎么样?”吉河岗杆首先向二女儿吉河石加发问。吉河岗杆有5个儿女,吉河石加的成绩最好,两年前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县民族中学念书,吉河岗杆对二女儿的期望很大。

 

吉河石加低下了头:“这次下降了一名……全校第二……”

 

一旁的妈妈“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边摸女儿的头边说:“好得很!”吉河岗杆只是点点头:“还要继续努力!”

 

重视教育是吉河家的传统。吉河岗杆父亲早逝,上世纪70年代,即便物资极度匮乏,他的母亲还是咬着牙把他供到了初中。前几年,因为家里子女多,经济困难,他的大女儿和大儿子都在读完高中后外出打工。家里没出过大学生,成了吉河岗杆心中难以抹去的遗憾。

 

这几年,吉河岗杆年年外出打工,山西、河北、浙江都去过,挖隧道、上车床、修房子什么都干,为的是给儿女读书提供更好条件。好在,近年来凉山州实施15年免费教育,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在3个孩子上学不但不花一分钱,还享受免费午餐和寄宿补贴,大大减轻了吉河岗杆肩上的负担。

 

“爸爸,我给你弹口弦!”三女儿吉河阿牛性格活泼,是家里的“开心果”,看见爸爸情绪不高,吉河阿牛主动“献艺”。随着不断拨动的簧片,一支带有浓郁彝族特色的曲子跳跃而出,吉河岗杆夫妻俩露出欣慰的笑容。

 

原来,三女儿和小儿子就读的马湖乡小学,为了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每天下午和节假日都开设少年宫活动,邀请当地民间艺人进校教学吉河阿牛的彝族口弦弹奏技艺就是在学校少年宫学来的。

 

“您能帮我们拍张照片吗?”吉河石加一直盯着记者背着的相机。她说,爸爸妈妈东奔西走,一家人还没有拍过合影。

 

“等一等!”正当大家都摆好了“造型”,小儿子突然跑进屋里。不一会儿抱出一只小黄狗,“这也是我们的家人咧!”

 

“哈哈!哈哈!”一家人开怀大笑。“咔嚓”,快门一响,记者记录下了他们新春的喜悦。


吉河岗杆一家合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